作者:小编 日期:2024-09-11 01:34:40 点击数:
在不久前结束的第三十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以下简称书博会)上,童书独领风骚。前来参观的成年人,身旁的小朋友是“标配”。记者在现场看到,有家长甚至拎着行李箱来购置童书,不少出版社的儿童文学展位前大排长龙。
而来自全国各地的作家,争相与家长孩子们“把”书言欢,推介自己创作的儿童文学作品。粗略统计,会上有作者参加的发布活动中,与童书有关的占据了近一半。
近年来,作家纷纷踏入儿童文学的领地,堪称“现象级”:诗人赵丽宏推出了带有自传体性质的《童年河》,次年儿童小说《渔童》面世;凭借长篇小说《你在高原》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的张炜,近年来也从事儿童文学创作,先后推出了《半岛哈里哈气》《少年与海》和《寻找鱼王》;毕飞宇推出《苏北少年堂吉诃德》,虹影有《奥当女孩》,马原有《湾格花原》,阿来有《三只虫草》……不胜枚举。
对于作家来说,转型从事儿童文学创作,并不鲜见,如张天翼,曾是国内最优秀的短篇小说作家之一,后来转型为儿童文学作家,成绩斐然。世界级作家与童书结缘者不乏其人,如马克·吐温,虽为作家,但代表作《汤姆·索亚历险记》本身就是儿童文学作品。甚至博尔赫斯有言:“一切伟大的文学,最终都将变成儿童文学。”
因此,在许多作家看来,儿童文学作为自身创作的一部分,并不算是特别的转型。张炜在谈到儿童文学创作时曾说:“我没有转向,我不是一个专门为某个读者阶层去写作的人,而是写一切能够感动我、让我心中产生写作冲动的人和故事。”
作家因为个人经历而有意识地进行转变也颇有代表性。马原写《湾格花原》,是因为幼子马格已经到了听童话的年纪;虹影写童书,也是缘于个人身份的转变——成为母亲。她自言:在读过很多中国童书后,略感失望,“第一点,先入为主,道德说教比较多。其次,缺乏想象力。”……虽然出发点不同,但上述作家可以概括为因情怀而写作。
但从实际情况看,作家大规模、普遍性地出现在童书领域,与正常的写作规律必然是矛盾的,起码有“夺命”三问无法回避:从题材讲,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儿童毕竟并不占据中心地位,那儿童题材占比如此之重,算不算喧宾夺主?从作家的自我实现讲,儿童文学创作在整个创作领域中属于一个次要门类,相较于作品,毕竟处于“鄙视链”下游,作家为何舍高求低?最后退一步说,作家确实有相关方面不能舍弃的好题材,但从目前的创作实绩来看,引起轰动的好作品又有哪些?并没有出现应有的量质齐升。
如果深入了解,更多的作家转身写童书,不仅是因为“我喜欢”“我感兴趣”等类似自我情怀的满足。童书“风景这边独好”的火爆市场,使之成为整个出版行业中趋之若鹜的价值洼地,这才是作家参与童书创作最根本的动力所在。
记者在书博会上采访了多家出版社的工作人员,当抛出“当下出版市场哪个方向最火”的问题时,所有人毫不犹豫地回答:“童书”。天地出版社编辑王婕细说了满满的收获:书博会期间,天地出版社共展销了400余种儿童图书。其中,“名家讲四大名著”系列、“汪汪队立大功”系列、“流金百年·中国儿童文学必读”系列等,备受小读者的青睐,现场展销零售码洋就达6万元。中信出版集团、中国出版集团旗下的儿童展位图书早早售罄,卡通绘本、科普读物、儿童故事、红色主题类故事等类别儿童图书销量都一骑绝尘。
有数据为证:2020年,受疫情影响,全国图书零售市场规模首次出现负增长,同比下降了5.08%,而少儿图书依然保持着小幅增长,同比增长率为1.96%。与此同时,少儿图书的码洋规模也在持续扩大:2020年,少儿图书在图书零售市场中的码洋比重为28.31%,稳居第一。《从开卷数据透析中国童书市场20年崛起历程》一文也透露,少儿板块早已是图书零售市场码洋规模第一大板块。
童书市场如此火爆,明天出版社编辑任明潇对记者细说缘由:“最大的驱动因素是读书的少年人比成年人多得多。”成年人的注意力被工作、家庭、社会事务以及手机等各种娱乐项目分散,读书相对较少,而对孩子读书却报以极大热情和高度认可。此消彼长,童书的爆发式增长也就在情理之中。某出版社统计,一般作品的首印量是1万-3万册,加印的次数并不多;而儿童文学作品的首印量最高可达100万册,并能频繁加印。一本童书在薇娅的直播间,2分钟就能售出12万册,销售额高达500万元!
正因如此,儿童文学领域涌现了一批超级畅销书作家,曹文轩的《草房子》再版500多次,每年销售超过120万册;杨红樱的“笑猫日记”系列,在2018年发行量就已经突破6000万册。这是文学界地位更高的作家无法企及的。
“有销量就有收入,有相当一部分作家涉水儿童文学,是无利不起早。”一位出版社工作人员总结。
作家参与儿童文学创作,本来无可厚非:“写作经验丰富的作家与儿童文学碰撞后,可能迸发出儿童文学新的可能。”任明潇说,“作家扎堆儿写童书,是一件求之不得的事情。甚至,只有当作家甚至名家开始写儿童文学作品时,儿童文学才有可能迎来真正属于它的写作者。”
稍加推敲就可以发现,这种以市场为导向的童书写作,建立在一种扭曲的供求关系上。
老出版人、山东省散文协会会长丁建元对此作了解释:当今家长普遍对孩子不惜投入,特别是对于“上进”的“书”,只要孩子“我要”,家长就乐于买单。但书究竟好坏、孩子能否真读,就不那么重要了——这其实是当前童书市场繁荣的基础。
“孩子读书的兴趣是从小培养的,两三岁的孩子就该开始读书了。”书博会上一位家长证明了丁建元的结论。前段时间网络流传的“一个海淀牛娃的人生前10年应该是这么度过”清单中就对读书提出了要求:“牛娃”在3岁时便自己独立看英文绘本,背100首古诗。5岁时就自读《大英儿童漫画百科》等书。
正是在这种氛围的驱动下,童书的销售渠道远较其他门类图书更为有效。一位出版界人士介绍:如果采用传统促销手段,名家作品在书店一天难得卖出几本,m6米乐甚至名家出席售书活动也应者寥寥。但如果是童书,可以采用入校推广等各种有针对性的促销活动,进一次校园也许就可以实现学生的人手一册。
一位知名作家的经历很能说明问题:近年来她的两部文学作品都由某出版社出版。有一部作品因滞销而使出版社赔了钱。作家正感不安时,出版社请其专门创作一本童书。童书完成后,她按照出版社的安排,在全国各学校推介一番,销量可观,不仅还了出版社的人情债,自己也大赚一笔。目前,她新的童书写作已经开工。
有了这种套路,对已成名的作家而言,影响力当然比若干寂寂无闻的作家要占尽先天优势,所以出版商在选择作者时,就会只看作者名气不看作品品质。就如不愁销路的加工任务一样,更多名作家进入儿童文学创作中,社会盲目需求——出版社火上浇油——名作家踊跃跟进,一个完整的闭环就形成了。
而作家抱着“分一杯羹”的心态进入童书市场,带来的只是烈火烹油式的虚假繁荣:作家“跨界”写作,极容易忽略儿童叙事视角,作品沦为“伪儿童文学”,反而拉低了儿童文学门槛,这是对千千万万儿童的不负责任。而且,其功利化运作已经沦落为一种变形的套利,这是童真的世界不应承受的。(朱子钰 李梦馨)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4-09-28
2024-12-07
2024-09-02
2025-04-29
移动商城
抖音店铺二维码
快手店铺二维码